《思考,快与慢》

这个 PDF 文件包含了这本书的目录、序言和部分章节。目录显示了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系统1和系统2的特征和作用、启发法和偏见的原理和影响、过度自信和决策错误的原因和后果、选择和风险的心理机制和前景理论、以及两个自我(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和联系。部分章节展示了作者对一些典型的心理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释,比如光环效应、锚定效应、可得性启发法、因果关系与统计学信息、回归平均值、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前景理论等。

例如,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快速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做出决策;而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慢速思考则更加适用。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将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序言
  • 第一部分 系统1,系统2
  • 第1章 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 第2章 电影的主角与配角
  • 第3章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是指人们在思考和决策时,往往倾向于使用快速、直觉、感性的系统1,而不愿意费力地使用缓慢、理性、逻辑的系统2。这种惰性思维使人们容易受到冲动和诱惑的影响,而不是根据长远的目标和利益来选择行动。延迟满足是指人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为了未来的更大收益而放弃眼前的小利。延迟满足需要自我控制能力,也就是系统2的参与和干预。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反映了系统1和系统2之间的冲突和平衡,也影响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判断和决策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节食。假设你想要减肥,你制定了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这是你的长远目标和利益。但是当你看到一块诱人的蛋糕时,你可能会感到强烈的渴望和诱惑,这是你的眼前的小利。如果你使用惰性思维,你可能会忽略你的饮食计划,顺从你的冲动,吃下那块蛋糕。这样做会让你短暂地感到满足,但也会损害你的减肥目标。如果你使用延迟满足,你可能会抵制你的冲动,拒绝那块蛋糕。这样做会让你暂时地感到失落,但也会有利于你的减肥目标。这就是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的一个例子。

  • 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 第5章 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 第6章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 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 第8章 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断的?

    • 主要是替换问题是指我们在面对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会不知不觉地用一个更容易回答的问题来代替它,然后用代替问题的答案作为原问题的答案。这种替换过程是由系统1完成的,通常是快速、自动、无意识的。替换问题有助于我们简化思考,但也可能导致判断偏差

    • 人们对于自己拥有的物品有一种情感依恋,即认为自己拥有的物品比没有的物品更符合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因此在交易时会觉得放弃自己拥有的物品是一种损失,而获得别人拥有的物品是一种收益。

      • 人们对于自己拥有的权利有一种道德认同,即认为自己拥有的权利比没有的权利更合理和正当,因此在交易时会觉得放弃自己拥有的权利是一种损失,而获得别人拥有的权利是一种收益。

      • 人们对于自己拥有的状态有一种惯性保持,即认为自己拥有的状态比没有的状态更稳定和舒适,因此在交易时会觉得放弃自己拥有的状态是一种损失,而获得别人拥有的状态是一种收益。 `

      • 第9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 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
      • 第10章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 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 第12章 科学地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 第13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 第14章 猜一下,汤姆的专业是什么?
      • 第15章 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 第16章 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说服力吗?
        偏好因果关系而忽视统计学信息的倾向是一种认知偏见,会导致我们在判断和决策时出现错误或失误。作者建议我们在面对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时,要尽量利用统计学信息,而不要过分依赖因果关系,要培养自己的统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警惕自己的直觉和偏见。
      • 第17章 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
      • 第18章 如何让直觉性预测更恰当有效?
      • 第三部分 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 第19章 “知道”的错觉
      • 第20章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 第21章 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孰优孰劣?
      • 第22章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 第23章 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 第24章 乐观主义是一柄双刃剑
    • 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人们在判断和决策时,往往会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倾向,即对自己的知识、能力、预测等过于乐观和肯定,而忽视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作者认为,过度自信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会导致我们在判断和决策时出现各种错误或失误。作者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

    • 人们对自己的知识或理解有一种“知道”的错觉,即认为自己对事物的本质和原理有清晰的把握,而实际上只是对表面现象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 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有一种“可预测”的错觉,即认为自己可以准确地预测事物的发展和结果,而实际上未来是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
    • 人们对自己的直觉判断有一种“有效”的错觉,即认为自己可以凭借直觉做出正确和合理的判断,而实际上直觉往往受到各种偏见和干扰的影响。`

    • 这种过度自信的倾向是一种认知偏见,会导致我们在判断和决策时过于自信和盲目,而忽视了客观的证据和数据。作者建议我们在面对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时,要尽量避免过度自信,要保持谦虚和怀疑的态度,要寻求外部的意见和反馈,要利用公式或算法来辅助我们的判断和决策。 `

    • 第四部分 选择与风险
    • 第25章 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
    • 第26章 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 第27章 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禀赋效应,即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比没有的东西更有价值,因此在交易时会要求更高的价格或更好的条件 ,禀赋效应是由一种叫做损失厌恶的心理机制来解释的。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对于损失比收益更敏感,即对于同样的金额或概率,人们会更在意损失比收益 我们在面对市场交易时,要尽量避免禀赋效应,要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要利用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来决策,要警惕自己的直觉和偏见。
  • 第28章 公平性—经济交易的参照点

  • 第29章 对结果可能性的权衡
  • 第30章 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忽视了这个小概率事件
  • 第31章 能带来长远收益的风险政策
  • 第32章 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
  • 第33章 评估结果的逆转
  • 第34章 善用框架效应,让生活更美好
    人们在选择和风险的问题上,往往会表现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和偏好,即对不同的选择方案或风险情境有不同的反应和评价,而不是按照经济学的理性模型来决策。作者认为,这些非理性的行为和偏好是由一种叫做前景理论的心理学模型来解释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选择和风险的问题上,不是按照绝对的效用或收益来决策,而是按照相对的损失或收益来决策,即对于同样的金额或概率,人们会更在意损失比收益,会更在意确定比不确定,会更在意现在比将来。作者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

    人们对于拥有的东西有一种禀赋效应,即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比没有的东西更有价值,因此在交易时会要求更高的价格或更好的条件。

    人们对于公平性有一种参照点效应,即认为自己得到的东西要和别人得到的东西相比较,如果觉得自己吃亏了或受到不公平待遇,就会感到不满或愤怒。

    人们对于结果可能性有一种权衡效应,即认为自己对于极端或罕见事件的可能性会有一种过分关注或过分忽视的倾向,因此在决策时会有一种过度冒险或过度保守的行为。

    这些非理性的行为和偏好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会导致我们在选择和风险的问题上出现各种错误或失误。作者建议我们在面对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时,要尽量利用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决策,要警惕自己的直觉和偏见。

  • 第五部分两个自我

  • 第35章体验效应与决策效应的不一致
  • 第36章人生如戏
  • 第37章你有多幸福?
  • 第38章思考生活
  • 结语
  • 附录A 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
  • 附录B选择、价值以及框架

理解 选择、价值以及框架

人们在做选择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框架效应,即认为自己的选择会受到不同的表述或呈现方式的影响,而导致不同的结果。作者认为,这种框架效应是由一种叫做参照点效应的心理机制来解释的。参照点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自己的收益或损失时,往往会根据自己对事物的期望或标准来判断,而不是根据事物的绝对价值来判断。作者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

  • 人们对自己的商品有一种锚定效应,即认为自己的商品要和市场上的商品相比较,如果觉得自己卖得比别人低,就会感到不满或愤怒,即使自己的商品已经卖出了合理的价格。
  • 人们对自己的权利有一种禀赋效应,即认为自己拥有的权利比没有的权利更有价值,因此在交易时会要求更高的价格或更好的条件,如果觉得自己放弃了权利而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就会感到不满或愤怒。
  • 人们对自己的风险有一种损失厌恶效应,即认为自己对损失比收益更敏感,因此在交易时会倾向于避免损失而不是追求收益,如果觉得自己承担了风险而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就会感到不满或愤怒。

作者认为,这种框架效应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会导致我们在做选择时出现各种错误或失误。作者建议我们在做选择时,要尽量避免参照点效应,要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要利用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来决策,要警惕自己的直觉和偏见。

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情况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启发法和偏见的思维方式,即认为自己可以根据一些简单的规则或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可能性或类别,而不是根据实际的概率或数据来判断。作者认为,这种启发法和偏见的思维方式是由一种叫做系统1的心理机制来解释的。系统1是指人们的快速、直觉、情感的思维,与之相对的是系统2,即人们的缓慢、逻辑、理性的思维。作者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

  • 人们在评估事物的可能性时,往往会受到可得性启发法的影响,即认为自己容易想到或记得的事物更有可能发生,而忽视了实际的概率或数据。
  • 人们在评估事物的类别时,往往会受到代表性启发法的影响,即认为自己对事物的印象或类别更能反映其本质和原理,而忽视了实际的证据或数据。
  • 人们在评估事物的价值时,往往会受到锚定效应和禀赋效应的影响,即认为自己对事物的期望或标准更能反映其价值和质量,而忽视了实际的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

这些启发法和偏见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会导致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出现各种错误或失误。作者建议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要尽量避免启发法和偏见,要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要寻求外部的信息和证据,要利用公式或算法来辅助我们的判断。